健康说
当前位置:健康说>资讯>正文

晚年糖尿病的血糖操控方针是多少4种不同状况分别为你说清楚

  
2019-09-19 16:49:19  阅读:7140+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杜一帆0322

街坊赵大爷,本年65岁了,曾经就有血糖偏高的问题,这次体检,空腹血糖达到了7.8,去医院复查,确诊了糖尿病问题,赵大爷跑来问我说,小李啊,你看我这一大把年岁了,还得了糖尿病,这个血糖得操控到多少才行啊?是不是年纪大了,血糖操控也不必像你们年轻人那样严厉啊?我给他说,赵大爷,您这种新发糖尿病的状况,年轻人能操控到的血糖水平,咱们经过尽力,相同也能做到。

晚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操控方针应该怎么掌握,应该依据不同的状况来详细评价确认。在评价晚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操控方针时,年纪仅仅是其间的一个方面,发病时长,个人的自我办理能力,其他并发症状况等等,不同的状况,都有不同的血糖操控要求,整体来说,身体条件较好的,发病时间短的,并发症相对较少的,一般血糖操控方针就应该愈加严厉,而假如是并发症较多,乃至现已呈现多种严峻问题的,则可以考虑恰当放宽血糖操控方针,以进步生计质量,归纳调度身体为主。

要说晚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操控方针,就不得不谈到糖化血红蛋白这个值,糖尿病患者,除了留意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外,定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查看也是很重要的,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响的是近2~3个月来的血糖操控状况,并且可以更好的反映高血糖或许带来的身体健康损害,一般非糖尿病患者的正常值是4~6%左右。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操控方针,也往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来确认。下面就来说一下四种不同状况的晚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操控方针。

操控方针——糖化血红蛋白<6.5%

就像赵大爷这种状况,归于新发糖尿病的状况,生活上往常就比较留意自律和操控血糖,饮食和运动操控都做得不错的状况下,可以考虑把糖化血红蛋白操控到6.5%以下,假如糖化血红蛋白操控到这个水平,不必说,平常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也都是操控的很好的,现已根本达到了血糖的正常水平,这样可以最大极限的维护胰岛β细胞功用,削减糖尿病并发症的发作。

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况,这种状况需求患者具有必定的糖尿病自我办理能力,可以在生活上做好调度的一起,还可以遵医嘱合理用药,一起也要可以有用的躲避低血糖危险。

操控方针——糖化血红蛋白<7.0%

一般说来,关于晚年糖尿病患者,假如是病程<10年的,胰岛β细胞功用尚存,低血糖危险低,预期寿数超越10年的晚年朋友,假如可以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操控到7.0%以下,也是彻底可以的,操控到这个水平,可以使身体取得较好的健康获益,削减糖尿病并发症的发作几率。糖化血红蛋白操控到7.0%,对应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在4.4~7.0之间,餐后2小时血糖在10.0以下,关于定时进行血自我监测的朋友,可以作为参阅。

操控方针——糖化血红蛋白7.5~8.0%

关于糖尿病伴有中等程度的并发症,并有其他的伴发疾病,使用胰岛素促泌剂或打针胰岛素医治的晚年朋友,低血糖危险大,自我办理能力欠佳的晚年朋友,可以适度的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操控水平,放宽到7.5%~8.0%(对应的空腹血糖水平是<7.5,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<11.1),值得留意的是,这个规范叫做可接受规范,也就是说,至少应该做到这个规范,这是一个低规范,而不是高规范,假如可以经过不断的学习糖尿病的自我办理,可以有用的操控和防备低血糖危险,可以进一步加强血糖操控,向糖化血红蛋白操控到7.0%左右的方针跨进,当然也是更好的。

操控方针——糖化血红蛋白8.0~8.5%

而关于预期寿数<5年的终晚期患者,或许有严峻的低血糖病史,重复兼并感染,有急性心脑血管病变,急性入院医治,以及彻底损失自我办理能力的晚年糖尿病患者,这种状况的血糖往往是比较难以操控的,在这种状况下,可以恰当放宽血糖的操控方针,假如可以把糖化血红蛋白操控到8.0~8.5%(对应空腹血糖<8.5,餐后2小时血糖<13.9),就算是可接受的规范了,关于这样的状况,相同需求留意防止血糖超越16.7的严峻高血糖引起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难治性感染的危险。

总而言之,糖尿病患者年迈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可以有用的杰出的办理好自己的血糖水平,实际上,许多晚年糖尿病患者,早干涉早操控,做好多方面的自我办理,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留意合理用药,躲避低血糖危险,都是和无糖尿病的晚年人相同健康长寿的,因而,结合不同状况,严厉操控好本身的血糖水平,至少做到合格,在确保安全的状况下,也可进一步操控,让身体取得最大的健康获益,而让用药危险,低血糖危险等降到合理下降,才是最好的糖尿病办理。

精编文章

专家指点

  • 2023年 智慧医疗行业出现一匹黑马 (巡康网)

    北京万健君康医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力于”

  • 《2023中国肿瘤临床诊疗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研究报告》正式发布 理

    3月25日,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患者教育